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美文美声|纸与铁之间

时间:2009-03-22

纸与铁之间| 陈蔚文约了中午一点到美发工作室,在某商场的18楼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6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命运的最大敌人,往往不是外部,是来自内心的偏见对自我的禁锢。

纸与铁之间| 陈蔚文

约了中午一点到美发工作室,在某商场的18楼。电梯内只我一人,数字键变换,一会显示“18”。

咦,门怎么没开?又等了几秒,它严丝合缝,没有开的意思。故障?我摘下正听歌的耳机,有点慌,虽然是白天,但待在一个封闭空间的感觉让人有些窒息。

摁了电梯的报警键,电梯内响起连串噪音,无人响应。我注视那个悬浮不动的红色18,大脑开始有点缺氧,随手胡乱摁了个数字,几秒后,电梯启动,停在我摁的那一层。同时,相当吊诡的,我身后突然冒出一个男人!

我被他吓了好一跳,电梯门不是紧闭的吗,怎么他会从我身后冒出?我回转身,才发现——在他身后,电梯门正缓缓关闭。原来,这电梯是双门的。我刚才悬浮在18楼时,其实另扇门已在我身后打开(因为我在听歌,完全不知道身后的门开),但我执着地望着那个停滞的“18”,只有一个念头:电梯肯定是故障了,直到这位男子进来。

电梯没有故障,是我的经验发生故障,将电梯门简化成了只有我面前一扇的推断。

有年深秋在东北,住在延边安图县的一家宾馆,洗澡水放了好一阵仍沁骨冰凉,去找服务员,原来红色龙头放出的是冷水,拧开蓝色龙头才是热水,服务员说可能当时师傅装反了。而习惯了在某种经验范围里的我,宁愿苦等红色龙头流出不可能的热水,也不愿动手向另一个方向扭一下。

——仅仅需要一个转身,仅仅需要拧下另一个水龙头,可思维定式又是多么强大,它好似定身咒语,把人困在原地。

诗人欧阳江河的文章《纸手铐——一部没有拍摄的影片和它的43个变奏》中的“思想犯人”,在七十年代一座极为偏僻的,近乎抽象的监狱里被囚禁数年。那是一个物质极匮乏的年代:近千名囚犯,只有十来副铁手铐。

于是,纸手铐被发明出来。

囚犯如果违反了狱规,其惩罚不是直接用铁铐实施,而是以狱管人员即兴制作的纸手铐来象征性地铐住囚犯的双手,惩罚时间从三天到半个月不等。惩罚期间,若纸手铐被损坏,则立即代之以铁铐的真实惩罚(铁手铐每副重达30公斤)。如果惩罚期满时,纸手铐仍然完好无损,则不再实施铁铐的惩罚。

纸成为铁的替代。

轻中注入重,虚被转为实——这真是一项充满隐喻,富有想象的发明!

那位囚犯出狱多年之后,这种“纸手铐恐惧综合征”仍然在他身上起作用。他双手解放了,但内心的手铐固定在某处,永远呈现出被铐住的样子。他只有在“被铐”的状态下才有安全感,才能感觉到“手”的存在,才能安然入睡。他依靠对纸手铐的想象活在世上,纸手铐对他来讲既是恐惧又是一种类似乡愁的“迷恋”。

有没有比恐惧更隐蔽,但又更直接,更具有原理性质的东西在起作用呢?纸铐铐住的其实不是真手,而是纸铐发明出来的非手。纸铐铐住的现实,看似荒谬,却普遍存在于现实。纸铐既是刑具,也带来莫大“安全感”,这种吊诡关系使人在一种固见中生活下去,密不透风。即便你站在广袤的荒漠上,精神或说意识仍然在身体的纸铐中。

有些人,行过万里路,却还在思维或意识的原地。“行走”的动作只是一种拟态,无意义的迁移,如果纸不撕碎,手铐一直在。人并没有离开,始终被意识的纸牢牢铐着。

在纸铐的“无意识”中,一切只有一个面向,一种可能。

“纸铐铐住的现实,要多轻有多轻,但对于重的它又太重。”有时仅仅退一步,转个身,从自我意识里出离一下——就像挣掉具有铁的内质的纸手铐,真相就显现了。

然而挣脱那种思维的惯性谈何容易?

“想象中的监狱比真实的监狱更可怕,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真的关在里面,但又可以说人人都关在里面。这个监狱是用可能性来界定的”。

这可能性就是生活环境、观念给人烙上的印记。

曾在聚会中碰见位多年不见的同窗,在去酒店的车程中,他滔滔地发表言论,用看透这世界一切猫腻的口吻,批判人际、政治、单位、孩子的学校以及老师。有人试图反驳,他马上打断,以宣布真理的绝对重申他的观点。他瘦小身躯迸发的偏激令人吃惊,或许是某些遭际造就了今天的他。他的定论伴着激愤,我想到“纸手铐”的意象——那副手铐就是生活认知带给他的偏狭,他被禁锢其中而不自知,因此他也根本不打算挣脱一下。

车上有位女同学,温和地反驳了他对老师的评价,“你说的只是个别现象,好老师有不少,我孩子的老师就挺好的……”她话未说完,便遭到了男同窗的打断。“哪有多少例外,这个社会就这么现实!”他掷地有声,愤愤不平。

“纸手铐之所以具有威慑力量,是由于纸里头有‘铁’这样的物质”,这个铁,就是生活的惯性,视角的惯性,被某种思想规驯过的意识惯性。它有时会将人带进自我的死胡同。

那次聚会,那位同窗有事先走,他的离开似乎让所有人暗自松了口气。在他的口头禅“现在的社会……”中,散布着病毒般的怨愤之气。当然这与他现实处境有关,他做过若干行当,但都没赚到他期望的钱,他认为自己智商不比任何人差,甚至高出普通人,他有技术,懂些音乐,末了,却是个辛苦的“失败者”——这“失败”他认为是由社会的不公造成的。另一方面,他从“失败”中提炼出对这种激愤的依赖,在激愤中他既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也为自己的见地,为自己比其他人对这社会更“深刻”的了解而亢奋。

尼采说,人生充满苦难,更苦的是这些苦难没有意义——所受的苦如果只是化作了一堆“看透”,那么或许苦真的白受了。

命运的最大敌人,往往不是外部,是来自内心的偏见对自我的禁锢。

“和别的客人在一起时,我总觉谈话就像一个超越障碍训练场,矛盾、竞争和误解等构成了重重沟壑和围栏。我理想中的谈话应该能让参与双方都能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完满,而不是无休止地设定和重设条件,为结论辩护。它甚至可以不需要得出什么结论。”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主人公说的,这的确也是种理想之境的谈话,无论是与亲人,或爱人。只为交流而说,敞开心扉,不设置任何围栏,不把奉行、推销那个“我”当作谈话最高目的。

这种完满的表达并不易,需要平心静气。

许多人身体里大概都住了一个固执的“我”,年深月久,有些“我”甚至已锈死,再不能扭动半分。

有时我们管这种见识的执拗叫作“个性”,或不妥协的骄傲——其实,那未必是见识,很可能只是傲慢与偏见。

在许多的“个性认知”中,有着盲目的认知封闭:电梯只有一扇门;蓝色开关是冷水,红色开关是热水;凉粉一定不能加醋,牛肉必须加土豆;孩子一定要打,不打不成器;甜的水果中一定注射了甜味素;爱好文艺多半是出于附庸风雅的需要;一个人如果和领导处得还行,那么只有一个目的:为了往上爬;只有抽离了感情的零度写作才是大师范儿;一个明星贴出家事申明一定只为炒作……诸如此类的定式“经验”太多了,饭桌边、微信中,到处充满不容置疑,到处是鹰眼识破,高明见地似乎只有在层层“撕开”中才得以成立。

信任、包容、倾听,这些最基本的人际美德去哪了?那么多的心上装了三重保险的防盗——它不对善开放,只对恶,只要是恶的消息,人们宁信其有。而善的讯息,人们宁信其无。

不是揭露“恶”才有价值,有时维护善需要更宽大的襟怀。它是对世相、人性有更多理解后,仍接纳这个泥沙俱下的世界,信任其中善和美的部分。

在网上看一帖,一个女子为如今要不要赡养母亲而纠结:父母从小离异,母亲那时喜欢上一个男人,随他而去。她和妹妹一直跟着父亲,如今她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母亲和那个男人已分开,身体不好,希望女儿能负担点自己的生活费。

跟帖的网友骂声一片,自然是说这母亲如何不知廉耻,好意思来找女儿,当初干吗去了?也有骂帖主,这还用问吗,当然是不赡养!让母亲死一边去,现在怎么不去找那个男人呢?

女子说到当年在厦门打工,母亲特意来看过她,却因为长期不生活在一起而相对无言,母亲默默住一晚走了,临走替她洗了衣服,收拾好了房间。

面对这些骂声,人们是否也稍微地想过一下那位母亲的感受?据帖主说,父母没什么爱情,时常争吵,也是造成她母亲当年离家的一个原因。还有,她母亲跟随那个男人是去外地打工,租房狭窄,当时根本没条件带着正上学的孩子,而她父亲在当地有份还算稳定的工作与住房,所以她和妹妹一直跟着父亲。

是的,人们要求一个当了母亲的女人只能是母亲,而取消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权利:爱与自由。一旦她有感情的需求,想从这个“家”里出走,她就要像《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一样,被惩罚,戴上标志“通奸”的红色A字示众。这个耻的标志伴随她一辈子,甚至她为此要剥夺掉被儿女赡养的权利。

在“道德”旗号下,这种审判的声音不容置疑。任何一个跳出为母亲说几句话的网友都遭来谩骂,这种骂声太熟悉不过,各个时代各种场景下,都能听到同频率同语调的骂声。

感谢可敬的托尔斯泰,给了出走的安娜一个为爱情绝望赴死的经典形象,而不是一个自作自受的荡妇。但,距小说首版发行的1877年过去这么久,让人失望的是,对女性的审判标准仍是如此粗暴,单一。

在骂之前,显然骂者们都先爬上了道德的高台,他们简化现实,从单数涌向复数,他们不欲了解这个“母亲”曾经历什么,她的苦痛,无奈,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人,遭遇了哪些事情。他们只是喷出口水,将臭鸡蛋奋力砸过去。

许多暴行就是这样产生的,不欲了解,更不打算理解,加上可怕的偏见。他们抽离了自身,让自己悬置起来,成为假想中的上帝。只剩下简单武断的价值判断,缺乏常情,他们忘了,自己或亲友也可能遇到和当事人同样的处境,同样可能遭遇粗暴的审判,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他们肯花点时间,从一个义正词严的审判者返回去,成为一个人。

曾经,为找一首歌,搜到一首陌生的粤语歌,里面有几句歌词:

不管为何沿途如何它都长流

铁和石也可割破这是过山的河水

它奔前流流流不管蹉跎

为流入滔滔大海方会安心而存在

不管为何沿途如何它都长流

我怀内那些爱也像这一江河水

永为你也永向你一生奔流

我喜欢这歌词里的执着,以及“不管为何,沿途如何”的相信——“我不相信”很容易,不相信之后的仍然相信,很不容易。

“我不相信”,只需要一种单一的判断,就像认为电梯门必只在正前方开启。“我相信”,那是在判断里加进了情怀、信仰、包容,对这世界和他人的体恤。是转过身,让视野朝向更开阔之处。是相信穷荒绝漠鸟不飞的地方,仍会有一眼清泉在地下汩汩而流,等渴者前来汲饮;相信千帆过尽,仍会有一叶小舟乘风而驶,接应羁旅游子。

在《圣经》中,“信”出现了565次,足见信是极重要的一件事。希伯来书所述: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信,不仅是信自己的可见,也信那些“不可见”。在“不可见”中,也许有陌生的景象,甚至不被我们理解的事物——但或许有一天,你突然就理解了,领会了。你发现,曾不被你理解甚至排斥的事物,它们其实是“常理”,它一直在那,等待着与你的相遇。

从词语与虚构的空无中走出——它们仿如一副纸手铐对人的束缚,人才能更公允地看待世界,更宽柔地对待自我。

就像近几年,我与白色的相遇。在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衣柜里全是灰蓝黑,尤其青春期,我认为白色就是一种“不可见”,危险而浅薄,它会使人体形膨胀,暴露无遗,我那时奉为圭臬的美学奇怪地相悖着:一方面喧哗与骚动,另一方面力求隐蔽。

记不清,哪一天突然有了与白色的相遇。它典雅,自洁,使人在灰暗的日常中有一抹亮色。这个转变其实依托于一种心绪,带有自我接纳,镇定,以及对“自我能见度”的提升。

在衣柜清冷的深色系中,增添了若干件白,以及灰粉、湖蓝……像是一间封闭的屋子,开了扇窗,光照了进来。它照亮了一些从前被遮蔽的我未所见的事物。

作者简介:陈蔚文

陈蔚文,女,中国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十月》《钟山》《天涯》等刊。获“人民文学散文新人”奖、林语堂散文奖等,有中篇小说入选“202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另收录于多种小说及散文年度选本。出版专集《若有光》《见字如晤》《叠印》《雨水正白》等多本。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美文美声|纸与铁之间》,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美文 美声!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美文 美声!

为了展现当代学生的风采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9月27日,我校开展2021秋季学期第一期朗读者活动主题:#希望#本次朗读者活动的主题是“希望”,我校郭豪老师、程承老...

2024-01-13 #经典句子

经典青春美文:你的年少是不是也叫“Jay”

经典青春美文:你的年少是不是也叫“Jay”

...学生们醒神放松的时间,校园广播站高中部学姐甜腻腻的美声介绍后,Jay缓缓登场:“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回忆的画面,在荡着秋千梦开始不甜,你说把爱渐渐放下会走更远......”------ 周杰伦《不能...

2012-04-30 #经典句子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能力如何 这则成语故事道出真相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能力如何 这则成语故事道出真相

...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兵出武功时,诸葛亮曾经写信给哥哥诸葛瑾说:“诸葛瞻已经八岁了,聪慧...

2011-03-23 #经典句子

标语口号要多使用“群众听得懂的话”

标语口号要多使用“群众听得懂的话”

...统标语”相比,一个就像是“通俗唱法”,一个就像是“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固然是高大上的,但是“美声唱法”却因为“高高在上”而会出现“曲高和寡”,而“通俗唱法”则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于在社会上“歌...

2023-01-31 #经典句子

《中歌会》这部不温不火的综艺 只因为点评周杰伦一句话火了

《中歌会》这部不温不火的综艺 只因为点评周杰伦一句话火了

...身都是音乐人,却在评论时加上地域性,这就不合适了,美声讲究的是气唱,需要很深的功底,虽然不太懂美声,但是保持欣赏,不会去评论美声音律,也不知道美妙在哪。就像也许是这个评委也许稍微给我们有点代沟,对于周...

2023-11-09 #经典句子

在励志逆袭之后 周深最怕听到这句话:啊!你原来是个男的!

在励志逆袭之后 周深最怕听到这句话:啊!你原来是个男的!

...人心》的时候,身高161厘米的周深看到这些187、185厘米的美声小哥哥就自闭了:“我以前以为180很高,参加完《声入人心》之后,发现180很矮,神仙们的腿都很长。”“凹位出道”的周深成了《声入人心》的“团宠”,兄弟们怎...

2023-07-18 #经典句子

“卫式情歌”来了!听卫兰唱尽所有粤语情话 这场演唱会值得珍藏

“卫式情歌”来了!听卫兰唱尽所有粤语情话 这场演唱会值得珍藏

...朋友们的一致好评,加上独特而又甜美的声线,可谓是人美声甜。而后来,大家慢慢发现,卫兰的出众不仅仅因为她人美声甜,还因为她高辨识度的声线和富有磁性的唱腔,是无人可以模仿的。18岁入行,22岁正式出道,空灵的...

2018-08-09 #经典句子

「音乐百科」一句话让你秒懂“歌剧咏叹调”和“艺术歌曲”的区别

「音乐百科」一句话让你秒懂“歌剧咏叹调”和“艺术歌曲”的区别

...家网 ID:classicalmusician」咏叹调与艺术歌曲虽然都是使用美声唱法来进行演唱,但两者在演唱技术的运用上是存在着差异的,所以这篇文章希望对热爱美声的朋友也能有所帮助,欢迎大家佐证补充。一,咏叹调是选自歌剧里的一...

2023-05-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