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写人写事的文章 如何运用“慢镜头”描写 才能让读者如临其境?

时间:2009-02-16

但是,人的动作发生很快,若不注意观察,很容易忽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写人写事的文章,要把事情写清楚,把人物写活,动作描写十分重要。但是,人的动作发生很快,若不注意观察,很容易忽略。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更不知道作文中应该抓住哪些细节来进行描写。

怎样才能深入浅出地告诉孩子到底怎么进行“细节描写”呢?我试着这样告诉他们——电视台在转播体育节目时,常常把精彩的瞬间用“慢镜头”的形式重播一遍,以便让观众看个一清二楚。写作文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慢镜头重现的过程。如果在写作时,在心中把事情的过程分解一遍,然后用文字将生动、具有表现力的细节记录下来,这就是“细节描写”了。

我给孩子们看了一个视频片段:

镜头一:刘翔在预赛中被分在第6组第4道,身着运动服的刘翔还微笑着向摄像机镜头挥手,显得十分轻松。比赛开始前,刘翔在起跑器后方对有伤的右脚做最后的处理。

镜头二:当刘翔脱下外套,站在起跑线时,他的脸上再次露出微笑。当现场介绍刘翔的时候,全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对这位参加过三届奥运会的中国“飞人”最大的肯定。

镜头三:枪响之后,刘翔正常完成起跑,但是在用左脚跨越第一个栏的时候,右脚不堪重负,整个人意外跌倒。倒地后的刘翔坐在地上手扶右脚,表情痛苦。

镜头四:刘翔缓缓地站了起来,但右脚仍然不敢着地,用左脚单腿跳到场边,然后强忍着疼痛从场边一路向终点跳去。

镜头五:在路过最后一个栏时,刘翔特意又绕回场内,深情亲吻最后一组栏架。

镜头六:当刘翔最后抵达终点附近的时候,两名已经完赛的选手上前搀扶受伤的刘翔,并举起刘翔的手臂,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最终,刘翔在轮椅的帮助下离开了赛场,遗憾地告别了伦敦奥运会。

我让大家讨论,这个片段为什么要用“慢镜头”的形式播出?孩子们觉得这是因为观众想看清楚整个事件经过。我进一步解释,人物的动作总是充满着意图和情感的,只有将场景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才能让人如临其境,体会到动作背后的情感。

明确了镜头式描写的特点,这还只是初步。要想实现由学到用的跨越,还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我接着出示了学生作文中的一例——

跳高架前只剩下张强一个人了。这时横竿已升到1.46米,比校运会跳高纪录还高出一厘米。裁判一挥小红旗,比赛开始了,只见张强同学向前飞奔而去,他纵身一跳,一下子跃过了横竿,打破了校运会跳高纪录。

不少孩子轻声读后,觉得这段话虽然语句连贯,没有错别字,但缺失细节描写,跳高过程一笔带过,不够具体生动。

我告诉孩子们,摄像机是用镜头和画面,作文是用笔和文字,对场面活动进行记录,作文也需要“慢镜头”式的细节描写。我让学生先将这个场景从动作上分解为五个“镜头”——热身、助跑、起跳、翻越、落地,让他们放慢镜头,一一加以描写。

孩子们开始回顾跳高场面,七嘴八舌地讨论交流:助跑时张强做了哪些准备活动?起跳时他是怎样的动作?翻越时是怎样的姿态?最后落地时又是如何反应?

随后,大家开始着手修改。十多分钟后,“慢镜头”的方式果然使孩子们笔下的这个片段丰满生动起来——

跳高架前只剩下张强一个人了,大家屏息凝视。这时横竿已升到1.46米,比校运会跳高纪录还高出1厘米。裁判一挥小红旗,比赛开始了,(慢镜头一:热身)只见张强同学不慌不忙,习惯地压了压左腿,再压了压右腿,弹跳几下热热身,那潇洒自如的神态,颇有刘翔的风度。(慢镜头二:助跑)蓦地,他迈出轻快有力的步子,向跳高架冲去。红白相间的横杆静静地等待着挑战者的到来。(慢镜头三:起跳)当快要接近跳高架时,张强猛地左腿在地上一蹬,两手在身旁划了道长长的半弧形,(慢镜头五:翻越)身子就这样腾空而起,像展翅飞翔的海燕,又像凌空直上的雄鹰飞越过横杆。(慢镜头六:落地)他稳稳地落在蓝色的海绵垫上,高高的横竿纹丝不动。啊!张强终于打破了校运会的跳高纪录,大家欢声一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这样就把人物动作写具体写鲜活了。

人物动作难写,原因是人物的动作往往是一闪而过,既难观察又难描写。我将电视节目中“慢镜头”的方法引入课堂,指导学生作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样的“慢镜头”,我们需要多练习写出来,这样日常积累后,我们的作文肯定会有很大的突破,那么小谢老师准备了《情景填空作文训练100天》一起来训练吧!

【购买步骤】点击下方【购买专栏】解锁更多精彩内容,报名后记得私信小谢老师领取全套资料哦,点击头像关注小谢老师,还有更多专栏可以查看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写人写事的文章 如何运用“慢镜头”描写 才能让读者如临其境?》,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任务一《“飞天”凌空》课件+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任务一《“飞天”凌空》课件+同步练习

...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度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绘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镜头。五、课文主题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全文只有五百多字...

2023-07-22 #经典句子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三课《“飞天”凌空》资料汇编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三课《“飞天”凌空》资料汇编

...最后夺冠的一两秒,将最后一两秒内连续的跳水分解成“慢镜头”,一一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再现出来。这样工笔描绘的特写景头再现了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远比只接看两秒电视画面更加鲜明深刻的印象。综合练...

2023-08-06 #经典句子

“名师作文讲堂”开播啦

“名师作文讲堂”开播啦

...物性格的外化。如能将这些关键细节进行细细地分解,放慢镜头,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细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就具体可感了。【范例二】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

2023-07-21 #经典句子

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法对于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瓶颈之突破

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法对于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瓶颈之突破

...动作描写时,可以尝试将一瞬间完成的动作在脑海中进行慢镜头的分解;人物神态描写,可以在脑海里还原当时的生活画面;人物心理活动,可以适当采用意识流的写法,让心绪自由驰骋”;方法二:采用片段式描写训练,指定...

2014-05-30 #经典句子

《25堂文学解剖课》:当年语文老师这样教我就好了

《25堂文学解剖课》:当年语文老师这样教我就好了

...终,形成串联故事的明线;在场景描写上,全景、近景、慢镜头和特写的运用,效果丝毫不比电影差,等等。如果像克拉克教授一样戴上X射线眼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很多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巧思。当然,透过文字看...

2023-08-22 #经典句子

中国诗词大会|一道善良的题目 引出董卿蒙曼康震的爆文3要素

中国诗词大会|一道善良的题目 引出董卿蒙曼康震的爆文3要素

...蒸气,然后立刻结成冰。岑参的笔如同摄像机,近距离、慢镜头播放出每一个细节,非常真实,震撼人心。爆文要素之三:情感董卿最后感慨道,岑参将苦寒的生活写得这么热血。“热血”一词道破了爆文写作的第三个要素,情...

2015-02-07 #经典句子

惊喜!40天前 儿子作文是凑字数 现在被当范文 他用情景练作文

惊喜!40天前 儿子作文是凑字数 现在被当范文 他用情景练作文

...一只可爱的小企鹅。小谢总结:慢慢观察,适当想象,用慢镜头,把每个细节写清楚,作文其实很简单,而本情景中,关键是要让读者知道弟弟长得怎样,然后是怎么跑过来的。因此,这也告诉我们,在写人的过程中,我们至少...

2023-11-12 #经典句子

孩子作文字数太少 试试这几个技巧 超级实用

孩子作文字数太少 试试这几个技巧 超级实用

...便找个好玩的瞬间,例如:打喷嚏。第二部,在脑海中放慢镜头,分解这个动作,例如:鼻涕抽动了几下,手摸鼻子,想控制住这个喷嚏,可实在管不住鼻腔里的气流,忍不住:“啊—啊—啊…”,吸了几口气,眼睛都被憋红了...

2012-10-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