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后半句才是文史教训的精随所在

时间:2009-02-06

罗秀才因为家境贫困加之科考失意,这时的罗秀才被迫到外地当私塾来维持生活的基本开销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闽南的文化传说中,有位早年间有位居住在泉州地区的秀才,众人称其为罗秀才。罗秀才因为家境贫困加之科考失意,这时的罗秀才被迫到外地当私塾来维持生活的基本开销。

01

罗秀才由于长期在外出打工,多数不在家中。这时罗秀才的妻子原先是个富家小姐也不太懂得操持家务。罗秀才这一走,家里的一切事务基本都是由罗秀才的妻子一手打理。罗秀才的妻子忙不过来时还会经常性地拉上儿子罗伦一快干活。也因为家里的主心股罗秀才长期在外,导致儿子罗伦的功课无人能够加以提点和监督,所以罗伦对于文学的启蒙知识知之甚少。

02

有次到了年末,罗秀才正休年假赶忙回老家准备过年。罗秀才一到家中便开始忙活着考虑自己儿子未来的前景,准备为7岁的罗伦找学校读书,以便继承自己先前的意愿,考取功名将来可以光耀门楣。

罗秀才为了检验罗伦的天资是否卓越,便想着和罗伦对句子。这时的罗秀才出了一个“天”字让罗伦来对,但罗伦由于长期帮助家里操持家事,也没人有时间教他如何对对子。结果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压根对不上出来。

罗伦的母亲看见宝贝儿子答不上,便偷偷的侧过身来,暗地里用手指了一下地,示意罗伦“天”应该对“地”。万万没想到的是罗伦的母亲没注意到自己手指着的方向正是家里的鸡拉出来的臭臭,这时的罗伦懵懵然地答到:“天对鸡屎”。

罗秀才夫妻俩直接被宝贝儿子罗伦的答案惊呆了。很是不满意的罗秀才再次发问儿子:“父亲应该对谁?”罗秀才的妻子生怕丈夫不高兴。又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观望着自己,罗秀才的妻子心有不忍的又侧过了身子,偷偷的把手指向了自己的胸口,暗示罗伦答案是“母亲”。罗伦看到自己母亲手指的方向是胸口的位置,当下的罗伦依然不明所以然的答到:“父亲对奶。”

此时的罗秀才内心的小宇宙顿时爆发,既恨自己科举无望,又见儿子如此这般“蠢笨”。心灰意冷的罗秀才眼见着前途渺茫,自己的志向顿时成空。一气之下的罗秀才便不管不顾地抛妻弃子,遁入佛门出家当了和尚。

03

在罗秀才离家出走的这段日子里,罗秀才的妻子和儿子罗伦原本拮据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贫困。在罗秀才走后的最初,罗秀才的妻子非常的悲愤,每天以泪洗面。但她的心中还是有一丝的期盼,认为丈夫只是一时赌气,过后不久还是会回归家庭的。但日子一长,眼见丈夫不归家。在忙碌的生活重担里,她也慢慢的学会了承担和坚强,为自己和孩子扛起了一片天。

此时罗秀才的妻子看到年岁尚小的儿子罗伦需要家的温暖便开始发奋图强,纺纱织布,日夜赶工来维持家中的日用开销。这时的罗秀才的妻子也反思了自己过往对罗伦家庭教育的缺失,开始想尽各种办法提高罗伦的学习能力并监督他的功课。

虽然罗伦年纪尚小但看到母亲如此的幸劳,罗伦自身也非常的争气,每天依旧向往常一样上山放牛和柴砍,但现在的罗伦已经不再是过往毫无所学的孩童,这时罗伦的已经开始随身携带书本并且刻苦勤学。长大后的罗伦也因为勤奋好学得到了名家的指点,文学造诣就此突飞猛进。

04

后来到了罗伦二十五岁时,罗伦上京赶考并高中举人。罗伦为答谢母亲大人的养育之恩,为母亲过生日庆祝。这时罗伦中举的消息已经四处传扬开来,离家十八年的罗秀才听到儿子罗伦的喜讯不由得喜出望外,开始收拾行装急忙忙地往家中赶。罗秀才方才走到家门口要进家门时,看守宅院大门的人员由于不认识罗秀才,便入内院禀报说有一位和尚(罗秀才)前来化缘。

罗秀才的妻子看见儿子中举不由得心中大喜,感念信仰于心。便慷慨地吩咐下人拿出一千文钱想要捐赠给和尚(罗秀才)。哪曾知晓和尚一直摇手并口念佛经:“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看守大门的人再次将门外的实情禀报给罗秀才的妻子,罗秀才的妻子以为和尚是嫌弃家中所捐款的银钱过少,又吩咐下人要再加一斗米赠送于和尚。这时的和尚依然不肯接受罗府送出来的善意,却只是要求想亲眼见识罗伦的风采。

正当值的看门人员正在左右为难之计,罗秀才刚好看到罗伦从大厅里走了出来,罗秀才借着这个时机仔细的将罗伦端详了一番。过了不久之后罗伦又走进了内院不见其影。这时的罗秀才又向看门护院的人员提出了一个看似无理的要求:“我有话想同罗夫人当面诉说,可否代为传达。”看门家仆认为这个和尚屡次三番的言语怪异再加上封建思想传统里的男、女授受不亲。此时看门的家仆认为罗秀才的要求很是无理,便不再加以理睬。

05

罗秀才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求取来笔、墨,想要提笔给自己的妻儿留书。看门的家仆虽然很是不乐意,但还是发善心的满足了罗秀才的请求。这时的罗秀才也不愿和看门的家仆多做辩解,自顾自的拿起笔来在墙壁上题诗一首:

离别家乡十八秋,

千钱斗米我不收;

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为儿孙作马牛。

罗秀才在提笔过后便淡然地转身离去,消失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中。后来,罗伦和罗秀才的妻子得知事件的原委,便到大门口一观究竟,看到门口的题诗顿时愕然不已,原来家仆所通报的和尚正是罗秀才,是罗秀才的妻子和罗伦日思夜想的至亲之人。这时的罗伦和罗秀才的妻子急忙吩咐家人四处寻找罗秀才的踪影,此时的罗秀才早已不见踪影。 而罗伦在接下来的时光中奋发图强,终于在十一年后高中状元,光耀门楣。而“儿孙自有儿孙福”为随这个文本故事被世人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结语:

在梦想面前,我们总有太多的理由和借口来推脱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却忘了梦想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努力奋斗。怨天尤人,只会为自己留下遗憾。活在当下积极进取才是我们面对生活困境的上上策。

本篇由小编执笔所书,

原文盗搬者必究其责。

在下:“写红尘作梦语”,

感谢各位看官的赏阅。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儿孙自有儿孙福”的后半句才是文史教训的精随所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还有后半句才是精华 却少有人知!

古代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还有后半句才是精华 却少有人知!

...打拼。不过,这句俗语还有下半部分,它才是真正的精华所在,不过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而这句俗语的背后也有一个生动的典故。明朝有一个状元叫罗伦,他的父亲志向很大,一直想考上好的功名。可惜运气不是很好,中了秀才...

2007-09-20 #经典句子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其实后半句才是精华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其实后半句才是精华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们各有自己的福分,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它才是精华所在,作为父母一定要知道。关于这个俗语,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在明朝宣德年间,有一个罗姓秀才,他虽然家境贫寒,但聪慧勤劳,故而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还因此...

2024-01-15 #经典句子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其实后半句才是精华 很多父母不知道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其实后半句才是精华 很多父母不知道

...们各有自己的福分,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它才是精华所在,作为父母一定要知道。关于这个俗语,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在明朝宣德年间,有一个罗姓秀才,他虽然家境贫寒,但聪慧勤劳,故而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还因此...

2023-12-11 #经典句子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后半句才是精华 人到中年值得一看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后半句才是精华 人到中年值得一看

...解决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实事,否则就不可能广为流传。“儿孙自有儿孙福”就是这样的一句俗语,它是针对于那一些人到中年与老年的父母长辈而言的,正所谓“舐犊之心,人皆有之”,所有的父母都会去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深...

2009-07-01 #经典句子

古人育儿观:“儿孙自有儿孙福”后半句才是经典 但是却少有人知

古人育儿观:“儿孙自有儿孙福”后半句才是经典 但是却少有人知

...,其价值和包含的智慧是不言而喻的。相信大家都听过“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儿子孙子都是有个子的服气的,不用父母太过操心,每当孩子调皮,妈妈总是忍不住教育几声,这时候家里的老人就...

2023-10-09 #经典句子

民间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一句才是精髓 可惜十人九不知

民间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一句才是精髓 可惜十人九不知

...计我们大家现都听到过,表示父母非常无奈的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其实下边还有一句,连起来才是整句话的精髓,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而在今天,笔者就来跟大家来讲一讲,中国父母尤其要听一听!相传明朝...

2023-05-07 #经典句子

一位秀才考了儿子的对联 儿子没出 秀才说了一句话 流传千年!

一位秀才考了儿子的对联 儿子没出 秀才说了一句话 流传千年!

...往会及时指出前进的方向。在这些言语中,相信大家对"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并不陌生。这意味着我们的子孙将拥有他们自己的祝福和幸福。老年人不用太担心,不用为他们操心,也不用为他们太辛苦。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

2023-10-04 #经典句子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半句才是精华 做父母的都应该看看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半句才是精华 做父母的都应该看看

...”。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这下半句才是这句话的精华所在,可惜知道的人不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句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俗语,做父母或者是将要做父母的都来看看吧!“儿孙已有儿孙福”这句话的意思是,儿...

2023-12-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