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名人堂·师说|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③:中文系培不培养作家?能 而且应该!

时间:2009-01-08

近些年,国内的大学也开始兴起创意写作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徐语杨 视频 王秋萱 实习生 罗一致 李昊南 苟春

大学里中文系能不能,负不负责培养作家?该不该努力培养作家?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论的话题。近些年,国内的大学也开始兴起创意写作班。人大、北师大、复旦做了很好的尝试。人们对大学里培养写作技能这件事,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中文系就算不一定全部培养作家,但也应该提供足够的写作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准确优美的表达能力是现代人的素养之一。

近些年来,没能很好地培养出作家,是我们中文系的失职。

在曹顺庆带的硕士和博士学生当中,就有不少从事写作的,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80后作家颜歌。对于大学中文系培不培养作家,曹顺庆观点很明确,“这些年,中文系没能很好地培养出作家,甚至就认为‘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我觉得这种说法,是非常不理直气壮的,甚至是错误的,应该好好反省。大学里当然能培养也应该培养作家。我个人认为,近些年来,没能很好地培养出作家,是我们中文系的失职。”

有人会说,中文系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文研究人才,培养学者,所以不培养作家。但这在曹顺庆看来并不成立,“做学问和当作家,不是必然对立的。你看钱钟书既是学术大家,也是作家。作家与高校其实有密切的联系。纵观中国近现代文坛上,很多大作家都曾是高校里的教授。比如鲁迅,闻一多啊等。也就是说,大学教授和作家群体,是重合在一起的。”

写作能力并不仅仅是表达能力,还跟创新能力有密切联系。重要性还在于,“文字是一个民族思想的根和魂。如果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可能就只能培养出一些匠人,很难培养出真正有创造力的大师。所以我们这一块其实很缺,应该补上。”曹顺庆说,“高校除了要回归到培养中文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努力去培养全校同学的中文写作表达能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培养作家,一定不能忽略写作的具体技艺训练。哈金、严歌苓,就是经过专业的具体写作技艺训练。曹顺庆对此很认同。“比如说你要学写诗,你至少要知道对仗,押韵,声律,平仄啊。否则你怎么写?这个技巧是可以传授的。很多人一提到写小说,都觉得那是天分。其实写小说除了需要一定的天分,后天足够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心雕龙》里讲的就大量是技术性的问题。但这一块,文学创作的基本技能传授,真的缺失很久了。过多讲文学史,作家生平、时代背景。哪怕请作家到学校演讲,也都讲他自己的创作,人生经历,不讲他是怎么具体写成一部作品的。”

有很多传统文体,已经不被年轻人掌握。赋,不会写。碑文,不会写。“其实这些都是基本格式的。现代人很多都不懂。哪怕是现代诗创作,也有一套内在的规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也是有格律的。小说创作、诗歌创作、戏剧创作其实都有比较基础的规律和法则。文无定法,但还是有法。先掌握基本的技巧,然后才谈得上超越。不会走路就想跑,是行不通的。路都不会走,想跑你也跑不起来。”曹顺庆感慨。

简单地说“图像浅薄、文字深刻”,太笼统了。

当下不少人有这个感受:阅读文字的时间比较少,大量的时间放在看图像,刷小视频上,看完以后又会有空虚的感觉。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该把读图抛弃,只亲近文字作品?关于文字和图像孰高孰低,也是经常被讨论的一个问题。

曹顺庆对此有他的见解。他首先指出,在不同的文明,语言、文字、图像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例如西方则认为语言是第一位的,而在中国则推崇“言有尽而意无穷”,今天我们也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庄子讲哲学,是靠描述形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也是中国文明最大的一个特点,立象尽意。其实一个好的作品,质量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形式是文字的还是影像的。在博物馆里很多画,都是很深沉,很有思想的。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文字作品也是低俗之作。”所以,简单地说,图像是浅薄的,文字是深刻的,就太笼统了。真正理性的态度应该是,不管文字还是图像,都要努力使之承载有价值的信息。”早在人类创造文字之前,信息的沟通就是依靠形象。这也让曹顺庆感慨,“今天的读图时代,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循环上升的回归呢。”曹顺庆笑道。

受疫情影响,近一两年国家彼此隔绝,全球化遭受到重大挫折,短时间似乎没有完全恢复的可能。做比较文学,需要有世界视野,需要不同地方人们的互相交流。现在即使是有国际学术交流会,也是转移到线上举行。文学研究虽然集中在象牙塔里,但是毕竟与社会现实是息息相关。世界格局的变化动荡,对文学研究也必然带来影响。曹顺庆很乐观,“我相信,疫情也好,灾难也好,甚至战争也好,都不会永恒的。人类最终还是会平静下来。虽然暂时有一些阻隔,但不会永远阻隔。全世界从各自封闭走向互相开放,再回到封闭?不可能的。我认为,联系只会越来越紧密。只是现在的速度变缓了。退一万步讲,就算物理上,空间上彼此隔绝,技术的发展,思想的进步,也不可能允许我们退回到彼此隔绝的状态。”

现在很多高校都打破围墙,开设网络公开课。还有一些大学教授、专业学者去大众传媒平台传授知识,面对大众进行通识写作。出现了像易中天、蒙曼,以及当下受到广泛喜爱的法律通识写作者罗翔这样的明星学者。曹顺庆很高兴看到这些,“学者应该走出学院,给大众传输一些有营养的东西。现在我们的最缺的就是这一块。太少和社会上接近。其实很多知识,普通老百姓也很想了解一下。你再高深的道理,你试着面对大众讲讲看嘛。老子讲的虚实相生,道可道,非常道,你只要讲通了,人家也能获得一些东西。现在我们就缺乏我们这种知识和智慧的社会化普及化。”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者,善于面对公众表达。很多学者没这个能力,论文可以写得很好,但是你让他在电视上讲,或者用稍微通俗易懂的方式写给没有专业基础的人看,他不行。曹顺庆想法也很特别,“我认识法国一个哲学家,他每周都在电视上跟法国民众讲哲学。他自己都承认,讲的很难懂。但是他一直讲。能听懂的就听懂,有人听不懂也没关系。也不是所有的学问,都一定要转化为很通俗的方式。保持原貌,也是一种方式。”或许,这也是曹顺庆一贯的思想:根基稳了,其他的,也就自然通了。

相关阅读

名人堂·师说|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①:加强美育,诗意蜗居

名人堂·师说|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②:杜绝“伪创新”,与钱钟书相识于一段学术“较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名人堂·师说|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③:中文系培不培养作家?能 而且应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寄语毕业生:顺境善待他人 逆境善待自己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寄语毕业生:顺境善待他人 逆境善待自己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共同祝贺2018届的8114名本科生和6334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你们就好比是学校即将寄往世界各地的明信片,加盖着川大的邮戳,书写着优秀的评语,张贴...

2013-11-01 #经典句子

语言学泰斗向熹出席中国音韵学第21届学术研讨会:音韵学学问高深 纷繁复杂 需多读多看

语言学泰斗向熹出席中国音韵学第21届学术研讨会:音韵学学问高深 纷繁复杂 需多读多看

...科毕业后,便师从王力先生攻读汉语史的研究生,后来到四川大学中文系任教,直至今日。向熹在大会上讲述道,中国以前讲音韵学,是小学,并没有汉语史的学问,最开始讲汉语史的,正是王力先生。他回忆道,王力先生讲课...

2010-05-23 #经典句子

叶嘉莹|人生短暂 但我有一个“千春犹待发华滋”的“痴梦”

叶嘉莹|人生短暂 但我有一个“千春犹待发华滋”的“痴梦”

...窗外边也都是人。我去上课,教室的门都走不进去。南开中文系为了保障自己的学生能听课,就刻了章做了听课证,规定有证的人才能进来。结果外面想进来的人就自己刻印做证,照样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我写黑板的风格和顾...

2020-08-28 #经典句子

阿来 谢有顺等名家汇聚 共话文学中的“地方”和“世界”

阿来 谢有顺等名家汇聚 共话文学中的“地方”和“世界”

...,又要兼顾开放性和对话性。对于两者的兼顾,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友顺并不否认其重要性,不过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对于“地方”的新理解,“真正的‘地方’不是一个区域,而就是‘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

2023-06-02 #经典句子

好文推荐|《静静的诺言》:一位铁血男儿大无畏的英雄豪情

好文推荐|《静静的诺言》:一位铁血男儿大无畏的英雄豪情

...到他们的年代,亲历惊心动魄的瞬间。推荐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张红波推荐理由《静静的诺言》最能打动我的,在于它的故事编排和叙述语言。与很多拖沓、累赘或者浮夸的类似题材作...

2008-11-24 #经典句子

还在为高考作文苦恼?《作文的解放》来了!

还在为高考作文苦恼?《作文的解放》来了!

...要的积累。张博,1987年生,四川平昌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文学学士,中文系首届“未来教育之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结业。曾在学校、公益组织、新闻媒体、政府机关从...

2018-06-09 #经典句子

1930年 一位“农民诗人”数学考0分 凭借三句诗 就被大学录取

1930年 一位“农民诗人”数学考0分 凭借三句诗 就被大学录取

...,臧克家逃亡回到家乡。1930年,他报考了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青岛大学就是山东大学的前身。那个时候的臧克家,已经二十五岁了。他离开学校好几年,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早已忘得精光。所以,这一门考试他最后交了白卷...

2023-10-30 #经典句子

余光中:自豪与自信——我的国文启蒙

余光中:自豪与自信——我的国文启蒙

...或诗词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现在的学生,甚至主修中文系的,也往往只会默读而不会吟诵,与古典文学不免隔了一层。为了戴老夫子的耆宿背景,我们交作文时,就试写文言。凭我们这一手稚嫩的文言,怎能入夫子的法眼...

2014-06-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