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一园绚烂秋色深 百年史语尽迎人

时间:2007-02-26

为帮助居京或来京的朋友更切实、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这座文化中心的深厚内涵,本报推出北青版京城文化路线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9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青睐”会员与主讲嘉宾户力平合影 曹雪芹纪念馆 制图/袁国明 紧跟户力平老师(左)脚步 众所周知,北京城留存有数不胜数、积淀悠远的文化遗迹。为帮助居京或来京的朋友更切实、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这座“文化中心”的深厚内涵,本报推出“北青版”京城文化路线。我们将以实地寻访的方式,带领读者用脚步丈量这座古老又崭新的城市,去阅读、品味、感受并触摸它的肌理。我们期待,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交织起来,将呈现出一幅既有温度又有时代感的京城文化地图。

说到哪里的秋天最美,在中国众多城市中,北京的秋天历来为人称道,但哪里才是北京的最佳赏秋之地呢?民间有“北京秋色七分在香山”之说。与香山毗邻的北京植物园,位于“三山五园”核心区,自然也就成了赏秋的绝佳去处。除去秀美的自然风光外,这里还存留着诸多历史文化遗迹。10月13日,“青睐”会员一行十余人跟随北京文史学者户力平走入北京植物园寻幽探胜。

户力平数十年来致力于北京历史地理研究,对京西地域有深入的了解。他家与植物园仅一墙之隔,他戏称“这就是我家的后花园,有时候我一天能来两三趟”。住在香山脚下,他幸福感十足:“这里春天有桃花节,还有北京市最大的郁金香展;夏天樱桃沟是避暑胜地;秋天有红叶节;冬天呢,可观赏‘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雪后的香山,银装素裹,景色格外迷人。”

寻访路上经过竹林、杜仲林、玉兰园、梅园、水杉林、樱桃沟……户力平给大家指点每种植物的最佳观赏期;沿线的石渠、碉楼、石刻等古迹,在户力平口中都有故事相伴。半日寻访结束后,有会员在朋友圈发文称:“边走边听老师导览,真是心情愉悦、收获满满!感谢‘青睐’创造的这个观赏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机会。”

“可别小看这东西,它有200多年历史”

户力平介绍,在香山路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植物园。北侧的北京植物园,隶属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公园,俗称“北植”;南侧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俗称“南植”,以植物研究为主,也有部分区域对外开放。户力平带领大家从“北植”的东南门出发,沿外环路前行,园内的景点大多分布在这条路沿线。

行不多时,一片湖水呈现眼前。户力平说,植物园的湖共有三层,这是第一层,与后面两层共同营造出“三潭映西山”的景色。“我小时候这里是泄洪的河滩,后来被改造成三个湖泊,风平浪静的时候,湖面确实能照到西山。”

香山位于小西山山脉东麓,以红叶而闻名。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树叶红得像火一般,被誉为“北京最浓秋色”。户力平介绍,香山红叶的主要树种是黄栌和五角枫、三角枫,但在清朝乾隆年以前,这里的变色树种却是五角枫、槭树、杏树和梨树,黄栌种植始于清乾隆时期。“红叶是满族发源地秋日常见的风物,主要在今天的黑龙江和吉林长白山一带,也包括辽宁部分地区。乾隆皇帝在香山修建静宜园和设立香山健锐营后,有大量的八旗将士及家眷住在香山一带,在香山广植红叶类植物,颇有追念先人、不忘故土之意。乾隆皇帝以红叶为象征,使八旗将士们望红叶而思前人创业的艰难。以后的200余年间,香山的黄栌树越种越多,已达10万株,成为京西金秋时节著名的景观。

“这边有个石槽,你可以靠近拍一下。”户力平指着地面上一条凿石砌成的沟渠,提醒摄像师。“可别小看这个东西,它有二百六七十年的历史了,俗称石槽,也叫石渠,这处景儿还有一个比较雅的名字,叫‘河墙烟柳’。”户力平介绍,石渠是乾隆年间为了补给京城水源而建,从樱桃沟的“水源头”一直铺到玉泉山。水从玉泉山,经长河、积水潭,进入内城水系。“天安门前金水桥的水,最早都是从樱桃沟过去的。当然它有两个来源,香山公园里边也有一条石渠,水来自碧云寺卓锡泉。两条石渠汇聚在现在香泉环岛的位置,再往东走,通向玉泉山。”

户力平告诉大家,原始的石渠呈下槽上盖结构,水槽上面有一层盖板,以保持清洁畅通。“石渠最初有10里长,而今保存下来的只有几百米,且上面覆盖的石板大多消失了。在樱桃沟里还可以找到一些最原始的石渠。”

“因为没有定论,所以这里叫曹雪芹纪念馆,而不是曹雪芹故居”

曹雪芹纪念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红学对外展出场所,也是很多红学迷的打卡地,这里有各种与《红楼梦》有关的文化展示,包括书籍和文创产品。每年秋季,此地都会举办一次曹雪芹文化节,今年刚刚办完。

纪念馆所在的位置原来是香山正白旗村。1971年,正白旗村39号院的住户在清扫房间时,不慎将西墙碰破,发现墙皮内部有字迹。这一题壁诗疑为友人赠曹雪芹的对联。著名书画鉴定家张伯驹认为诗文为乾隆时代所书,其落款年代,正是曹雪芹在西山地区居住之时,这引起了39号院与曹雪芹关系的热烈讨论。

上世纪80年代,以该院为基础建起了曹雪芹纪念馆。“咱们现在看的这个房子并不是当时的老房子,而是后来整个重建的。”在户力平看来,确认一个人的故居,必须有他在此住过的实质性证据,而不能仅凭一首诗或是一些传说就下结论,“就是因为没有定论,所以这里叫曹雪芹纪念馆,而不是曹雪芹故居。”

喜爱《红楼梦》的户力平40年前就开始搜集香山一带与曹雪芹有关的传说,“比如早年间樱桃沟有一种石头叫黛石,特别黑,黑到什么程度?女人可以拿它描眉,后来被曹雪芹写进《红楼梦》里,‘西方有石名黛’,据传‘黛玉’的名字便是由此演绎而成的。”

“那个像炮楼一样的建筑是什么?”有会员问道。只见一片开阔的土地上,矗立着一座三层平顶建筑。四方体的建筑,四个面尺寸相同,下宽上窄。除去有门的一面,另外三面各有三层九个窗洞。户力平介绍,它叫碉楼,是清代健锐营的一种训练设施。清朝乾隆年间,四川的金川土司叛乱,清廷派兵平叛。对方借助碉楼据守,导致清兵久攻不下。乾隆皇帝下令从金川调来民工,在北京建造碉楼,用来训练“飞虎云梯兵”。战事结束后,云梯兵被安置在香山,号称“健锐云梯营”,简称“健锐营”。据记载,香山地区曾建有68座碉楼,如今仅存五六座,其中三座保留完整的,有两座位于植物园北湖畔。而我们看到的这座三层碉楼是上世纪90年代复建的。

“碉楼有‘死’有‘活’。什么叫死的?就是人上不去;这座碉楼是活的,有一个门,能从那儿顺着楼梯到上边。训练时上边有人守,底下有人攻。而‘死’碉楼,人就没法攀登了。”户力平又给大家做了进一步讲解。

碉楼附近有一口古井,旁边的标牌显示,这是目前香山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一个古井遗址。与常见的水井不同,井上并没有可以摇动的辘轳。户力平介绍,这口井采用的是另外一种打水方式。井口两侧立有砖垛,用于固定上下平行的两道木梁,两道横梁之间紧卡着一个“日”字形木构件,构件中间那一小截木头的中点,正对着井口中心的位置,可见常年磨损形成的下凹。“这口井大概20米深,现在还有水。从当时的老照片儿看,这边全是房子,这口井正好在村中。你看上面那根木梁,还有两边的砖垛,很有沧桑感吧?触摸它就是在触摸历史。”户力平感慨道。

梁启超长眠于植物园内,老师带着学生到此重温《少年中国说》

清末维新派改革家、思想家梁启超的墓园就在植物园内,由梁启超的长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而成。整个墓园以一道矮墙与周围区隔开来,园内遍植松柏,清幽静谧。户力平告诉大家,这实际是一处家族墓,除梁启超夫妇外,还安葬着他们的子女,以及梁启超的弟弟及其家人。多年前墓园被梁家后人捐献给国家,归北京植物园管理,但每年清明梁家人都会前来祭扫。

墓园北部平台上是梁启超及夫人的合葬墓,墓碑没有碑文,也没有任何表明墓主生平事迹的文字,这是梁启超的生前遗愿。

主墓的西南方向,有三座小墓,安葬着梁启超的三个子女。其中小儿子梁思礼是中国航天的创始人之一,其墓顶上刻有祥云图案,供台上则雕刻着一艘冲天而起的火箭。次女梁思庄,是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她的碑座被设计成一排立着的厚厚的书脊。1932年去世的三子梁思忠也葬在这里。他喜好军事,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西点军校学习,回国后参加了淞沪抗战,表现出色,可惜不久后因在战斗中喝了路边的脏水染病去世,年仅25岁。

墓园西侧有八角亭一座,也出自梁思成的设计,最初设想是在亭中立梁启超的雕像,后因经费问题而放弃。

户力平说,梁启超的名篇《少年中国说》曾被收入学生课本,所以有老师带着学生到此一边重温《少年中国说》,一边追忆梁启超先生。

提到墓园,户力平说,历史上香山地区的古墓特别多:“你看香山地区有很多带‘府’字的地名,什么四王府、道公府、娘娘府……这是怎么回事儿?这个府跟城里那个府不一样。城里边儿的府基本都是清代的府,属于阳府,住活人的,而我们香山地区的府呢,是冥府,都是明代的王爷坟,一些没有成年,两三岁或者更小的岁数就死了的王爷,基本埋在香山。当然现在只剩下地名,地形建筑已经全没有了。”

据户力平介绍,植物园里还安葬着许多近现代名人,包括民国时期的烈士高仁山、民国总理张绍曾、军阀孙传芳、“洋灰大王”王锡彤、学者冒鹤亭等。“出植物园西门走差不多10分钟,有个梨园墓,葬有近20 位京剧名家,生旦净丑、鼓师琴师全有,所以我写了篇文章,名字叫《香山脚下一台戏》,青山为绿幕,大地为舞台。梅兰芳先生的墓地就在那儿,梅派爱好者来寻访的特别多,马连良的墓也在,相距一百多米。”

樱桃沟藏了一沟历史典故,一步一景颇具传奇色彩

位于樱桃沟口附近的梅园栽有抗寒梅花20余个品种,园内有块山石,正面“永平梅园”四个字是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2005年来访时所题,背面记载了梅园建成的功臣。其中植物学家陈俊愉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南梅北移,经过半个多世纪才让梅花在寒冷的北方存活,陈俊愉也因此被称为“梅花院士”。户力平告诉大家,梅园的最佳观赏期是3月底。此外,植物园的腊梅也非常有名。卧佛寺的卧佛殿前有株腊梅,据说是辽代古树。它的花期较早,往年早的时候12月份就开了,晚也晚不过2月份,被称为“京华第一枝”。

行进中,路两侧的低洼处开始出现浅浅的水流,从静谧无声到水声淙淙,甚至出现了小瀑布和小水库。户力平告诉大家,我们已经进入了樱桃沟。他介绍,民国时期樱桃沟的水特别多,是北京有名的避暑清凉之地。那时水常年流淌,后来因干旱断流,今年雨水大又恢复了。但这并不是泉水,而是从山上渗下来的,叫“渗山水”,估计能流两三个月。

樱桃沟,这名字一听就让人喜欢,顾名思义,肯定种了樱桃吧?户力平确认了这一点,樱桃沟里确实有樱桃,但它和咱们平常吃的大樱桃可不是一码事。北京人管它叫“毛樱桃”,果实特别小,上面有一层小毛毛,酸甜儿,“大伙儿如果想尝尝,5月底来,别有味道!”

路边的五角枫树叶开始变黄,有了一点秋意,但离赏红显见还有些日子。户力平说,香山红叶最美的时候是五六十年前,“咱们在网上看的照片——满山满坡都是红叶,那应该不是现在的香山。”

户力平带领大家,沿着水杉林中的木栈道前行。作为孑遗物种,水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故此有“活化石”之称,户力平告诉大家,樱桃沟的水杉是上世纪70年代从湘西神农架引进的,目前已形成黄河以北地区最大的水杉林。“这刚是个头儿,越往里走水杉越粗,直径能到三四十厘米,高有三四十米,走在树下,真有点进了原始森林的感觉。”作为半落叶植物,水杉的叶子冬天会掉一部分,留在树上的会变成黄色,等到来年5月份,树叶才开始生长,慢慢变绿。

转过一道弯,户力平指着坡上一种野草提醒大家:“大家可别碰叶子背面,手一碰马上就肿,跟被蝎子蜇了似的,我们当地管它叫‘蝎子草’,谁要是不信可以试试。”会员们端详着边缘呈锯齿状的叶片,尽管很想看看它是否有那么厉害,但最终还是没敢上手。

迎面出现一座石桥。户力平介绍到,这座石桥原是京城端王府中的旧物,端王府是清道光皇帝的弟弟端亲王绵忻的王府。20世纪50年代有关单位使用端王府院落,将端王府石桥完整地移到樱桃沟,由此成为樱桃沟的一景。早些年樱桃沟尚有泉水流动时,呈现“小桥流水”的景观。该桥曾被称为“红星桥”,据传1973年拍摄电影《闪闪的红星》外景时,在此借景,并在桥上写了“红星桥”三个字,据传为郭沫若所题写。几年前被磨掉了。户力平指引大家留意桥拱的位置,“走近了可以看出来,那儿有磨擦过的痕迹,如果您五六年前来,还能看见上面写着‘红星桥’。后来有游人反映,一座古桥取这么个名字,不伦不类,就把这三个字磨去了。”

户力平告诉大家,樱桃沟还有个别称,叫“退谷”。清朝顺治年间,隐退官员孙承泽隐居于此,因其自号“退翁”,便将樱桃沟称作“退谷”。后来归清末举人、北洋政府官员周肇祥所有,所以民间又把这里称为“周家花园”。

户力平带领大家来到一处石壁前,请大家辨识壁上描红的两个字。第二个字是“谷”,根据他之前的讲述,第一个字应该是“退”,只是笔画却与“退”字有些差异:左边一个走之,右边上日下夕。户力平告诉大家,这个“退”字,所有的字典里都没有,这是六朝的文字,已经废了。“退谷”二字左侧,有“梁启超补题”几个绿色小字。梁启超与周肇祥是好友,他来此游玩时题了这两个字。“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到日本,十余年后回国,此时清朝已经灭亡。“你看这个字,日落西山,这里面有寓意。这算樱桃沟里一个比较有名的景观,虽然很小,但是有故事,有历史。”户力平娓娓道来。

走到“水源头”,樱桃沟也就走到了尽头。这里曾是一处泉眼,现在虽有水流,却不是从泉眼冒出的泉水,而是从山上流下来的。紧挨着“水源头”,还有两处奇景。一处是体量巨大的“元宝石”,因其外形酷似元宝,故此得名。民间传说中,它就是《红楼梦》中大荒山青埂峰下那块顽石的原型。

元宝石南侧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块高十余米、宽四米的巨石。一株侧柏在巨石顶端的石缝中长出,因民间松柏名称通用,这处景观被称为“石上松”。“这树有几百年了,它长得特别慢,这也算是樱桃沟的一个奇景。”喜爱收集《红楼梦》传说的户力平告诉大家,据说曹雪芹就是受此景启发,写出了宝黛二人“木石前盟”的爱情故事。

户力平带领大家继续寻访了位于附近的两处红色遗址:“保卫华北”和“收复失地”石刻。1935年12月9日,北平暴发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次年,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北平学联在樱桃沟等地举办了夏令营,其中两名营员在一块石头上刻下了“保卫华北”几个字。

位于山壁上的“收复失地”石刻,字迹已模糊难辨。一个雕塑作品《与历史对话》,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石刻,在山壁前新增了两个年轻人的塑像,还原了二人举着榔头、铁钎往石头上刻字的场景,生动再现了抗日救国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

本版文并摄影/本报记者 陈枫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一园绚烂秋色深 百年史语尽迎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学党史 有感悟 | 晒笔记 谈感想 红法党员对党说句心里话

学党史 有感悟 | 晒笔记 谈感想 红法党员对党说句心里话

...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孙殿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的历史。时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毕生所求。毕鑑:学党史明党之志...

2023-12-14 #经典句子

青海省税务系统“听党话拼搏新时代 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

青海省税务系统“听党话拼搏新时代 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

...英魂》歌伴舞《再唱山歌给党听》情景诗朗诵《峥嵘岁月百年史 强国一代有我在》情景剧《礼赞扶贫伟业 讴歌百年荣光》歌伴舞《我的深情为你守候》情景剧《传承百年 勇担使命》舞蹈《红色印记——风雪祁连山》情景剧《与...

2022-12-23 #经典句子

【名家话文化】梧桐:挖掘故事 让北京文化涵育滋养更多人群

【名家话文化】梧桐:挖掘故事 让北京文化涵育滋养更多人群

...后的社会史和美术史;比如话剧《实现·突围》,把首钢百年史尤其是外迁历程搬上舞台,带给观众强烈的共鸣和震动;比如戏曲音乐剧《翦氏夫人》与京杭大运河相关,讲述了朱元璋进京初期的民族融合故事。说到北京的戏剧...

2023-10-15 #经典句子

党心永恒 | 向党说句心里话(一)

党心永恒 | 向党说句心里话(一)

...跟党走的决心。骆 震党龄30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的历史。时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毕生所求。吴 琪党龄23年学党史明...

2023-12-03 #经典句子

南京乡间诗社 以乡土诗歌构筑江苏特色文化新地标

南京乡间诗社 以乡土诗歌构筑江苏特色文化新地标

...必往之处。诗人张鑫在一个秋天来到这里,写下了《石塘秋色》。这个秋日,“不知是谁触动云端的夕阳/让俨然别致的楼台人家/沉醉在灯火幽明的青石栈道”,这“触动”“轻轻地”,“恰如一丛丛野菊花的蔓延/那清澈见...

2009-12-23 #经典句子

峰峦叠嶂融和多彩秋色 人文地理尽现独特浪漫

峰峦叠嶂融和多彩秋色 人文地理尽现独特浪漫

...,满阶红叶暮。近日,位于邹平市临池镇境内的白云山被秋色浸染,远远望去,美如一幅灵动“油画”,让人流连在这绝色深秋里的浪漫。 在这里,可徒步赏秋叶,亦可乘车观山景。沿着盘山路缓缓前行,到了半山腰,草木的...

2015-04-18 #经典句子

翼天文旅集团|趁秋色正浓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翼天文旅集团|趁秋色正浓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诗、像画、像音符,是繁华过后的沉稳、优雅、从容无边秋色似海浪、云涛蔓延呆呆地站着,久久地望着整个人,整颗心便柔软而清丽了一步一景,景色生辉一步一画,画中传情这个秋天与上饶悦麓开元观堂酒店一起放慢节奏,...

2020-04-23 #经典句子

醉美秋色看句容|后白岩藤:百亩波斯菊演绎秋天童话

醉美秋色看句容|后白岩藤:百亩波斯菊演绎秋天童话

柔软,细腻无意撩人最是动人在秋风中逐渐芬芳秋,便是从这一抹黄中开始的秋/天の岩藤农场我们常常在想什么是属于秋天句容的颜色是赤山湖的碧绿、茅山的云白是九龙山红叶的火红、隆昌寺历史的古黄又或者是镜头里平凡...

2023-05-13 #经典句子